等出栏的时候他们差不多可以分到一头猪,其实早就做好了打算,到时候卖一半给屠夫,剩下的一半就做成熏肉留在家中,节省着慢慢吃,可以保证每月都能吃上肉了。
薛蘅在奶娘的带领下,来到养了二十八头猪的农户家外面,听闻这家的老头子便是在定康县一家大户的庄子上给人养猪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养了几十年的猪,对于猪的习性已经无比的了解,对于养猪一事很有自信,所以才敢一口气养了二十八头猪。
汉寿公府也是这个原因,才放心一次将给农户家二十八头猪饲养。
这家人的日子在汉寿乡这个地方来说,算的上是上层了。
却依然不是什么宽裕人家,他们还指望着二十八头出栏的时候能够大赚一笔,对于这些猪的照料也甚是精心。
农夫对于饲养上很有经验,依然担心猪会发瘟,一定染上了猪瘟那便只有用火烧了什么也不会剩下。
收入与风险往往是成正比的,一旦这些猪出了问题,恐怕是要将整个家底都给赔上。
这户人家的男人都在外面干活,小男孩也去到山上打猪草拾柴火去了,留在家中的是小姑以及下面的侄儿侄女。
此刻已经到了晌午,小姑正带着两个大一点侄子煮着猪食。
小姑容貌清秀脸上的稚气还没有完全退去,大概十五六岁,干起活来很是利索,将下面的侄子也使唤得很溜。
“小花,你去房间多拿一些姜来,今日又降温了,可别让猪得了风寒。”
“哦,好。”
他们的家里就那么点大,二十八头只能全部饲养在一起,若是一只猪染上了疾病,要不了多久便会全部传染上了。
“小壮,你将另外几口锅也给端来,全都煮上猪食。小山,小河,小草,小翠,你们四个也不要闲着,快来给哥哥姐姐帮忙。”
煮二十八个人饭都不容易了,更何况是二十八头猪,并且小猪也比人吃得多,家中三口锅就算同时煮也得煮几次才够。
“小姑,我饿了”小花将生姜拿出来,眼巴巴的看着。
小姑也听见了自己肚子的咕咕声,此刻也到了吃晌饭的时刻了,肚子里有了东西才会有干劲。
“小壮,你的那口锅就先熬粥吧!吃了晌饭在接着煮猪食。”
“好”小壮欣喜的答应,终于可以吃晌饭了。
然后便去厨房拿了竹子做的蒸格放在煮粥的锅上面,蒸格上面放着干饼子,以往他们都是吃冷饼子,但汉寿公府的人说吃热食对身体好,不容易生病。
想着上火热了热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,若是生病了去一趟药房可是几十文就没有了。
这一个月的时日里,他们煮猪食就没停过,煮完早饭煮晌饭然后又煮晚饭,不过这一切都是有回报的。
他们的爷爷说,他养了几十年的猪了,就没有见过上肉这样快的猪,想必吃热食对身体好也是道理的。
薛蘅站在院子外面,并没有打扰这一家子,看着这些小孩忙忙碌碌的样子,薛蘅笑了起来,她并不喜欢看着小孩子到处在外撒野,就在家中帮着长辈干活挺好的。
院子里的小孩将猪食和粥已经放进了锅里,灶台里生起了熊熊燃烧的火焰,终于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会了。
敲开了院门,到了院子里。
小孩子们看见薛蘅领着一队人的到来,脸上布满了彷徨手足无措的站在一旁。
穷苦的家庭里也少也会有人来访,更不会有一大群人来。
“听闻你们家中养了二十头猪,可忙得过来。”薛蘅温柔的笑了笑,想要尽量不吓着这些孩子。
小姑见过薛蘅,赶紧答话:“我们家里人多倒是没有什么问题,只是摘猪草和拾祡费一些功夫,不过也能应付过来。”
虽然他们家也做豆腐贩卖,但他们家养得猪多,自家那点豆渣完全不够给猪吃。
好在汉寿乡的豆制品作坊每日都有大量豆渣,作坊中的豆渣也消耗不完最后也是扔了。
如今村子里面大量饲养猪了倒也不必浪费了,提供给农户家里时也不收银子,只需要用猪屎来换即可。
两担猪屎换一担豆渣,豆渣是可以使用的食物,而猪屎却是没用什么用的废物,因为可以换豆渣了猪屎反而还紧俏了起来。
因着她家就只有两亩地,不需要这样多的肥料于是将猪屎都换成了豆渣,这给负责摘猪草的两个侄儿减少了很大的负担。
“你们家的这个猪圈修得不错,是最近修的吗?”薛蘅打量了一下猪圈。
喜欢富贵逼人来请大家收藏:富贵逼人来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