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趣书网>武侠修真>鲤侠道> 第169章 上东乡里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69章 上东乡里(1 / 2)

除了李兴垣之外的三人,听长孙颖如此说,便也立即凑了过来,然而,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。

李兴垣坐在长孙颖对面,立即将三块木牌调转过来,也是仔细看了几遍,抬头依然纳闷的看向长孙颖,问道:“长孙妹妹到底看出什么来了?”

“藏头。”长孙颖说罢,见其他几人又纷纷看向那三块木牌,接着说道,“你把每块木牌上的第一个字,连着念出来。”

木牌诗文:

上君祭拜文宣王,监生俯叩四圣公。

东出洛阳五十里,偃师县衙藏珍奇。

乡音未改鬓毛衰,至宝随身入棺材。

“上……东……乡?”李兴垣默默念完,又抬头问道,“这上东乡是何处?”

“巧了,便正是此处。”长孙颖微微一笑,又说道,“这三句末尾分别是‘公奇材’,我看这藏物之人,此公倒真是个奇才!”

欧阳震山纳闷地问道:“此处不是叫洛北村吗?”

“是,洛北村、嘉善里、毓财里、上东村以及升平里,此五处村、里划为一乡,因在洛阳上东门外,便名曰上东乡。”长孙颖解释道。

李兴垣听了,点了点头,说道:“那也就是说,此线索现在指向这里,定是在这五个村、里之中咯。”

“不错,一般四户为一邻,五邻为一保,每保设保长一名;五保为一里或一村,设里正或村正一名。”长孙颖继续解释道。

李兴垣点了点头,又问道:“请恕我冒昧,那这耆老又是?”

“每五里或村为一乡,设耆老一人。”长孙颖又解释道。

几人听了,心下不由一惊:在此间住了许多时日,本以为耆老是有学问的耆年之人,只是掌管乡学,却原来竟是一乡之长啊……

李兴垣表情忽然有些兴奋,说道:“那这范围便固定在此,只在这上东乡的五百户之中……”

说到这,李兴垣忽然停顿,又默念道:“五百户啊……”

李兴垣又抬头看向长孙颖,问道:“耆老那可有什么典簿可查么,这要从何找起……”

“这乡本就无实体,各村、里之正,才是掌管实体的官吏,耆老只管乡民教化、为实体官吏书写碑文等事,有名却无实,故而只有去村正或里正那里方能查阅典簿吧。”长孙颖说道。

李兴垣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,而后起身向着长孙颖施礼说道:“多谢指点!长孙妹妹便如清风、朝阳,为我等拨开前路迷雾!”

李兴垣又向长孙颖打听了各村的大概位置,以及如何通过耆老认识各村正、里正。

而后,李兴垣得知了各村正、里正每月二十五都要赶来此处汇报上月的政绩,昨天刚走,而且年根不再来报,再等他们聚于此,便要到转年正月二十五了。

随后,五人便开始聊偃师县之事,直聊至晚间。

晚上,耆老在主堂设宴款待了李兴垣等四人,而后,李兴垣、萧恒、欧阳震山回了学堂,独孤薇与长孙颖才返回居住的院中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