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些人都是专家学者,资深的技工,从来都是受人尊敬的,哪里被人这样羞辱,沦落到衣不覆体,食不裹腹的地步。”
“夫人不用担心甘肃土质不好,形不成瓷泥,甘肃华亭陶瓷举国闻名。”
得!李小红一看,这刘大妈把人也考虑了,设备也考虑了,原料也考虑了,这显然是一举两得的事,瓷器如果做得好利润丰厚,又有原来一套班子人马,驾轻就熟,还有刘大妈这么多的人情在里面。
闻弦琴而知雅意,她知道刘大妈最近老提钟太公的意思,全国『性』的灾害对每个人的影响都很重大。
刘大妈也赌咒发誓,这些人都是些基层人员,官府都没牵连到他们,决不会给刘家带来任何麻烦。
“那就到华亭那边里建个窑,人和钱,我都交给你,你去办好了,提前说一点,千万不能给刘家招灾惹祸,若是一旦有所不妥,你别怪我翻脸不认人。知府那里需要打招呼的,我可以出面。”
李小红心里明白,若是不收留这些人,刘大妈也说不出什么,现在世道这么混『乱』,谁知道明天怎样,只是刘大妈的一片忠心,尤其刚看到那一堆地契冲击太大,要李小红立马翻脸,她又做不出来。
面慈心软惯了的人啊,就是这样,好在刘大妈过二日说,在华亭找了个旧窑,完全可以用,人家急着出手,只有一个条件,用粮食换,现在钱不值钱,通货膨胀,只有粮食是硬通货,价值坚挺。
李小红还特地和刘大牛去华亭看了,那窑场挺大,有点破旧,不过还在使用中,产的瓷器不多,样品间里的产品架上,瓷器黝黑光亮厚重,很有甘肃特点,和景德镇瓷器的轻薄透亮一点都不一样。
华亭陶瓷工艺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有文字记载可追溯到西周初至西汉平帝年间。据《徐霞客游记》记载:“华亭陶瓷两千年前制烧实在,窑头镇(今安口高山)所烧土瓷自秦虞瘀父,为周陶正创迄今。”由于其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制瓷工艺水平的提高,华亭成为全国六大陶土生产基地之一,成了闻名全国的“陇上窑”。
要说砍价,没人比得上刘大妈,从三百担的细面,一直砍到二百三十担,再砍成粗细对半,再砍成可以先付一半,秋收后再付一半,再砍成对方亲自到兰州去运粮。人的下限真的可以无限制的拉低。
当刘大妈所说的那一群专家学者、资深技工,真的投奔过来的时候,李小红实在没办法把他们跟专家学者联系起来,那就是一群难民。
衣衫褴褛,胡子满脸,有一个半大小孩脏得连眉眼都分不出来了,整个一团黑。
待他们梳洗完毕,李小红才知道为什么有的人会脏成那样,最脏的都是些女孩子,被家中父母、长辈强行,抹黑了脸,泥巴糊了头发,身上穿的最脏最烂的衣服,所有『露』出外面的都跟黑炭一样的,洗完之后竟然变成了千娇百媚的大姑娘。
实在是反转太大,或许平时觉得不是太漂亮的人,突然从一个一团黑炭变成了一个水灵灵的姑娘,会让人觉得三观受到震撼,李小红居然觉得那最脏的小子变成了最漂亮的姑娘。
说起来李小红也见过不少漂亮的人,刘家大姐二姐,都算是长得不错的。但是跟眼前这位姑娘比起来,那差了不是一点半点。
刘大妈带领着这些人拜见新的主家。李小红才知道,他们是在饥荒开始时第一批辞退下来的人,因此他们是最早的一批开始四散投奔以前的故人,所以还能囫囵个儿的走到这边来。
喜欢重生浣衣女请大家收藏:重生浣衣女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