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御史恭敬地禀报,“金城郡的百姓们感念皇帝陛下的英明,让孩子沉冤得雪,所以给陛下送了万民伞和一些土特产。”
“为什么我不知道?”刑部官员暴跳如雷,他才是领队,居然出这么大洋相,丢人丢到家了,肯定是这小子故意坑他。
“我找您说了几次,您都不见我,最后一次还用茶杯砸我,我怕呀!”少年御史做出一幅委屈柔弱的样子,气死刑部官员了。
殿上的官员们看这刑部官员的眼光都不同了,大家都遵从着一个规则,就算是政见不同,背后下绊子,坑得人满门抄斩都行,见了面还是满脸笑容,客客气气,这才是文官嘛。
动手,那是武夫的行为,文官的耻辱,动手就代表你斗心眼耍不过别人,气急败坏嘛!
这积年老官吏,败在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手上,更在金銮殿上出这么大的丑,简直是一败涂地。
同时大家看少年御史的眼光充满了赞赏,这小子有心眼、有心计,很有前途,是个值得培养的对象。
小太监当众打开了礼盒,果然是土特产,都是些瓜果酒品,没金银没珠宝。
“果然是金城郡的特产,那里的人淳朴啊!”
太宗皇帝的话给此事下了定论,淳朴的金城郡人民当然不会错的,错的是那些为虎作伥、狐假虎威的官员子弟。
如果李小红在这里,一定会得意地大笑三声,这少年御史也是半个刘家的人啊。
各位看官一定记得,当时甘肃道来参加殿试的几位学子中,有一位与刘文星同时中了举人,他叫余文凯,此人因为文采出众,被选拔进了御史台。
余文凯到了金城郡就是回到了家乡,受到了刘家热烈欢迎,更收到了大宝小宝仰慕的目光。
余文凯非常怀念刘文星在京城的日子,他天天去蹭吃蹭喝,有时还蹭住。
在李小红和刘大牛没有去京城之前,他可是一直住在刘家小院里的。
就算李小红他们一家人来了京城,余文凯只是搬了出去,到了吃饭的点,还是要回去混吃喝的。那一口一个“嫂子”叫得可甜了。
自打刘文星上任之后,余文凯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,靠着那点微薄的薪水,连租房的钱都不够。
御史台虽然清贵,可是清贫啊,没啥外快,就是个纪检部门,人人躲之不及。
余氏家族全是两袖清风的文人墨客,变不出钱来给他,每次到冬天难以为继的时候,他就向刘文星求救,刘文星这个鱼米之乡的父母官,总能给他送来温暖和关怀。
这次刘文星的侄子被打伤了,侄子的同学死了,这跟打了余文凯自己亲生的侄子一样一样的,那个痛心疾首啊。
案子结果迅速传回了金城郡,有人哭,有人笑。
陈家终于发丧了,陈兴是未成年人,又是死于非命,原本不应该葬入陈家墓地,也不应入祠堂。
可是由于这一案件声势浩大、影响深远,所以陈氏家族特例让他安葬在陈家的墓地里,大宝小宝和全部的同班同学都身披麻衣,送了他一程。
那洁白的送葬人群,飘散的黄色纸钱,似乎洗清了天地之间的怨气,恢复了澄明洁净。
喜欢重生浣衣女请大家收藏:重生浣衣女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