纷纷寻到天运帝朱誉攞以及齐王张起灵,
从而商量此事。
不过一见到面之后,
朱誉攞直接表明,
他已有章法,
众人无需担忧。
天运三年起,
天下科举所试,
根据各县各府各行省,
文道昌盛程度,
从而决定各地所录取名额!
因为据朱誉攞和张起灵两人猜测推断。
科举录取名额不能扩太多,
同时也不能盲目的去扩大。
须知科举原本的初衷就是筛选才学之辈,
在加入儒道之法后,
则更加的注重于此。
因此,扩大名额不现实。
其次,才气天降是否有个冥冥中的评判标准?
若是科举选出的书生学子,
未能达到此标准,
未有才气天降,那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?
而天运三年所出现的,
有些州府之中,会有那么一两个人,
没有受到才气灌顶!
后面探寻发现,
乃是走了关系,私通考官之辈,
其身并没有真才实学。
为此,还牵连出一连串的利益官员。
所以最终,朱誉攞两人商量了,
可以扩招名额,
但得根据每行省每府每县的文道来决定。
此判断之法,
其实朱誉攞是根据各地人道气运的多寡所判断而来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因此,此法施行之后,
于天运四年的院试,
甚至有的府州,名额还被削减了。
一时间,
各地官员,
对于文道昌盛的考核,
也变得更加重视了起来。
“两位贤弟。”
徐正松定睛笑了笑,
“科举变难了,
但是中了之后,可就夫子庙前天予文位了啊。
这可比伪乾时期,好了太多,
且变化也太多。”
说着,徐正松转头看了两人几眼,
轻笑道:
“两位秀才公,如此,你们还有何可抱怨的啊?”
“额……”
两人脸上讪讪,
徐正松说的没毛病。
虽然科举变难了,
但只要考中,
那么很大概率就会被庙前灌顶!
而两人,
也是因此成就‘秀才’文位,
而和他们自己的功名一样,都是秀才!
此时,
不过是对接下来的乡试无甚信心,
从而心中烦忧罢了。
“世兄,你是麟州府的头三名,
此次乡试,当有很大的可能榜上有名啊。”
两人有些羡慕,
但是眼中毫无嫉妒之色,
毕竟三人同窗多年,
再加之各自家中又是多年世交。
因此,倒是真心的祝福。
徐正松脸上表现出从容的神色,
淡淡一笑,
随即又像是想起什么话头。
悠悠朝着两人道:
“张兄,李兄,前些日子,
吾看过几篇前朝的传记。”
“前朝?”
“伪乾?”
徐正松摇摇头,
眼中露出一丝鄙夷之色,
“张兄,你自己都称呼伪乾了,
如此,又怎能称上前朝?”
左边男子脸色讪讪一笑。
“大明之前的大宋?”
“呵呵……不错。”
徐正松朝着右边点点头。
“那几篇传记,其中就包括卫夫子和王阳明先生的。”
“卫夫子和王阳明?”
右边男子张庆成脸上露出一丝惊诧之色,
显然是对此名感到惊呼。
而左手边的李丹河也是反应了过来,
直接脱口而出道:
“这不就是夫子庙的那几位吗?”
喜欢穿越仙侠之长生不死请大家收藏:穿越仙侠之长生不死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