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一早晨八点十五分,林小诺比平时提前了四十五分钟到达公司。电梯里,她对着金属墙面整理头发,确保每一根发丝都服帖地扎在脑后。昨晚她几乎没怎么睡,脑海里全是周墨那句"直接向我汇报"。
创意部办公区还空无一人。林小诺走到自己原来的工位——那个靠近打印机、堆满杂物的角落,突然发现名牌不见了。她的心脏漏跳一拍。
"找什么呢?"
林小诺猛地转身,看到周墨端着咖啡杯站在走廊上。晨光透过他身后的落地窗,给他轮廓镀上一层金边。他今天穿了深灰色西装,没打领带,整个人看起来比周五放松许多。
"我的工位..."林小诺指了指空荡荡的桌子。
"搬了。"周墨转身,"跟我来。"
他带着林小诺穿过开放式办公区,来到靠窗的一排独立工位。这里离打印机很远,离总监办公室很近。倒数第二个位置上放着崭新的Mac电脑和一块刻着"林小诺 创意助理"的亚克力名牌。
"这...这是我的?"林小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这种半封闭式工位通常是给资深创意人员准备的。
周墨把咖啡杯放在她桌上:"九点开会,护肤品提案。资料在你邮箱。"说完便走向自己的办公室。
林小诺小心翼翼地坐在新椅子上,感受着人体工学椅对腰部的支撑。电脑已经设置好了,壁纸是张黑白城市摄影。她登录邮箱,发现收件箱里有十二封未读邮件,其中八封抄送或直接来自周墨。
"天啊..."她点开最上面那封,是周墨凌晨两点发的护肤品客户简报。最后一行写着:"建议阅读:《情感营销的五个维度》,电子版附后。"
九点整的会议比林小诺想象的正式得多。除了创意部,还有客户部和策略部的同事。她选了最角落的位置坐下,打开笔记本准备记录。
"今天我们讨论雅诗的新品线。"周墨站在投影前,简短开场,"主打抗初老,目标客群25-30岁女性。市场调研显示这个年龄段对'抗老'概念有抵触情绪,我们需要找到新的沟通角度。"
会议室里开始头脑风暴。有人建议强调"预防胜于治疗",有人提议用"冻龄"概念,还有人想打科技牌。
林小诺认真记着每个点子,突然想到自己大学时写过的一篇论文。她犹豫地举起手。
"林小诺?"周墨点名时,所有人都转头看她。
"我在想...也许我们可以完全不提'抗老'这个词。"林小诺的声音比预想的要稳,"25-30岁女性面临职场压力、婚恋焦虑,她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对抗年龄,而是自我关爱的仪式感。"
会议室安静了几秒。
"有意思。"策略部的陈总监推了推眼镜,"继续。"
得到鼓励,林小诺的思路突然清晰起来:"我们可以把这套产品定位为'职场女性的深夜SPA',强调使用时刻的放松感和自我对话。包装设计可以借鉴香水瓶的精致感,让涂抹动作本身就成为减压仪式..."
她越说越快,甚至站起来走到白板前画起了草图:"广告画面可以是深夜办公室,只剩一盏台灯,女主角涂抹精华的镜头特写,画外音'这是属于你的五分钟'。"
当她停下来时,发现周墨正用一种难以解读的眼神看着她。
"太感性了,缺乏产品功能支撑。"客户部的王经理皱眉,"而且完全规避了核心卖点。"
"但很有共鸣点。"陈总监反驳,"数据表明千禧一代更愿意为情感体验买单。"
争论持续了二十分钟。最后周墨做了决定:"林小诺,把你的想法做成完整提案,周三给我看初稿。其他人继续推进B方案。"
会议结束后,林小诺收拾笔记的手微微发抖。她不确定自己是得到了机会还是接了个烫手山芋。
"咖啡?"
一杯冒着热气的拿铁出现在她面前。周墨站在桌边,脸上依然没什么表情。
"谢谢。"林小诺接过杯子,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背,像触电般缩了回来。
"你的想法很好,但需要更扎实的支撑。"周墨的声音很低,只有她能听见,"下班前把竞品分析发我。"
接下来两天,林小诺像上了发条一样工作。她调研了所有同类竞品的广告策略,采访了七位目标年龄段的女性朋友,甚至跑到商场化妆品专柜观察消费者行为。周三凌晨,她终于完成了提案。
点击发送的那一刻,她趴在桌上睡着了。
"林小诺。"
有人轻轻敲她的桌面。林小诺猛地抬头,发现窗外天已大亮,周墨站在她桌前,手里拿着打印出来的提案。
"我睡着了?几点了?"她慌乱地擦擦嘴角。
"七点四十。"周墨递给她一杯冰美式,"提案我看完了,有几个地方要改。收拾一下,九点跟我去见客户。"
林小诺差点被咖啡呛到:"客户?不是先内部讨论吗?"